每個世紀都談修行,不知道修行的主流會不會隨著世紀不同而有不一樣的目的和意義呢?!
在二十世紀之前,修行的場所以色彩鮮明的宗教團體為核心,闡述了生死、解因果對一個人的影響力,帶領人們在信仰中啟發生命的智慧,若有一天走到生命的盡頭時,跟隨著佛、道之天神的步伐前往西方極樂世界,不必帶著累世的罪與過再次投胎轉世,所以真正受到宗教教育、感化、洗禮的對象是人(肉體)本身。
然而二十一世紀後,並無公式可套用,這就是新、舊世紀最大的差異。可是過去的模式巳經根深柢固了,若說不再以宗教的形式團修,那我們要信仰什麼才能壯大自己的力量呢?靈界表示世代的轉變要信仰自己,靠己身的力量盡情發揮所長,希望在沒有任何包袱、任何框架之下,創造一個全新的靈魂迎接萬變的世紀。
但是,人都有思考能力,思考的軌道久了自然形成一種特定的模式,就是我們所說的慣性,然後依循一成不變的模式、重覆慣性的行為,可是萬變的世界容不下沒有創新的人,像這樣的人根本無法生存在靈活的社會中求得一職好工作,與人的相處也有很大的障礙和問題,最後被淘汰成為家人的負擔、社會的問題。
那麼什麼才是全新的自己呢?就是回歸到最原始的自己:「靈體與靈性」。
首先要建立新觀念,因為所有的問題只能從自己的靈魂層面找到答案。每當在尋找的過程你會發現祂的存在,在磨合的階段越來越認識自己,因為祂是我們的中心思想,進而相信自己,利用自己的靈感,那麼力量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展現出來。
簡單來說,舊世紀的信仰雖然掌握人心的主脈,但師父帶徒弟,老師帶學生的世代巳經過去了,活在二十一世紀就要用二十一世紀的方法才會越來越好。所以過去宿命的理論、所認知的想法以及認定「誰是我」的價值,再也無法全面性支援我們的未來,更別說操控自己的命運、決定自己的人生。
所以,新世紀的到來是要告訴我們,修行並非一個人,我們還有自己的靈魂,祂是我們忠實的依靠,祂是我們背後強而有力的能量,因為靠自己最踏實也最實在了。